成人宣言
劉墉曾說過:當我們少年時,總有許多憧憬、幻想,但是到了成年,又容易變得世故、現實。“動見瞻觀,何時易乎?”一方面是因為別人的約束,一方面也因為我們自己拘束了自己。世故使人成熟,但是如果我們的心也世故起來了,就容易失去生命的衝力了! 是啊,人總該抱有一份童心的,這樣即使已到暮年,仍能與孩子們一起捉捉知了,唱唱歌謠,又將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啊! 於是,我便自作主張的為成熟下了一個定義: 心中懷有一份童心,手中握一份責任; 心中懷有一份逍遙,手中持一份穩重; 心中懷有一份多情,手中多一份理智。 那便是真正的成熟。 其實人生真的好像一本大書,兒時空白多些,成人後字跡多些,但若因成人而變得世故,書中文字密密麻麻的排列,反而會增加我們視覺的緊張性,造成對內容的忽視。 反不如增大版面,減少文字,留一些空白,增一些“視覺疏放的空間”來的舒服。 於是“如何收放自如”便又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關於童心與責任 相信大家在自己的內心深處都有一顆屬於自己的童心,那麼就請不要忽視它,懷著這顆童心,去看這個美麗的世界,不要將自己的幻想隱藏而要去發現。 在上學的路上,我們可以聽到風兒吹拂頭髮的聲音,看到那明朗的夜空,聞到那道路兩旁濃郁小草的清香,偶爾我們會看到幾隻小狗躲在樹蔭下乘涼午休,舒展著四肢,眯著眼睛,搖晃的尾巴訴說著他們的愜意,看到沿途小學生們玩著滑板…..這些充滿美好記憶的小東西,會讓你不由得會心一笑,滋生出幾分眷戀。 所以不要世事想得太過複雜,簡單最好。 但是,保持一顆童心並不代表自己仍然是個孩子,並不代表自己不用承擔責任。有時,我們會害怕長大,感覺上是怕肩負責任,其實怕的是麻煩與苦痛,但拜倫曾說過“忙碌,就沒有時間流淚了。”責任無疑可以使我們覺得充實,不空虛,這樣便不會滋生些閑想與禍端,有責任才會覺得實在,也才能懷著一顆童心去更好地發現世界的精彩。 關於逍遙與穩重 莊子曾認為“無所待無己便為逍遙”。現在的我們雖趕不及莊子,但卻仍可在心中植一片淨土,與自然為友,以天地為家。可以在閒暇時擺弄一些花草蟲魚,不時地到外面走走,安靜的享受陽光,嗅嗅泥土的味道,欣賞鳥兒與小蟲的音樂,融情與自然之中;甚至於課間,亦可以向窗外望望,那抹淡藍,那片青綠,那五彩繽紛的自然的顏色,都會在我們心中留下一些剪影,——那是一輩子的記憶。 所以不要讓外物過多的勞煩自己,讓心貼近自然,那感覺才最真實、美好。 但是逍遙並不意味著放縱,並不意味著喪失穩重。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會若有若無的對他人、自然、社會乃至整個國家造成一定的影響,因而我們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保有一份穩重,沒有遇事時的慌張,沒有誘惑面前的失控,處事多一份從容與淡定,多一份自控與忍耐。穩重可以讓人更自在的逍遙。 關於多情與理智 情自心生,有了那麼一個剛剛好的時刻,有了那麼一個剛剛好的氛圍,有了那麼一個剛剛好的心境,情自然而生。也許會看到某位老人突發人生的感慨,也許會看到某個感人的場面而掩面輕泣,也許…… 所以請不要抑制真情的流露,只有情才可溫暖人心。 我們需要多情,但理智亦不可少。有些嚴肅的問題容不得我們感情用事,明辨是非,不能讓多情遮蓋住睿智的雙眼,我們要理性的處理問題,看待事物。只有這樣,在恰當時刻的真情流露,才會讓人血肉豐滿。 人生這本書很長,留一些空白,多一份想像,收放自如,來使我們更加成熟。 寫與此,想高聲宣佈: “我們成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