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2,748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1944158
小魚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佛學與儒學22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佛學與儒學24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佛學與儒學23
作者:
小魚
日期: 2014.09.18 天氣:
心情:
一、“良知"與“佛性"
“良知"在王陽明的學說中是一個最基本、最普遍、最核心的概念,它有點類似陸九淵的“本心",但具有更廣泛的意義。既指一種先天的道德觀念,又是一種辨別是非之心;既是一種先天地生、造化萬物的宇宙本體,又是主宰身心、衍生五常的道德本體;既無惡無善,又至純至善。它帶有儒家的心性成分,更富有禪宗佛性的色彩。王陽明對“良知"十分重視,曾說:“吾將以斯道為綱,以良知為綱。"(《心漁為錢翁希明別號題》)
“良知"本是孟子用語,指先天稟賦的先驗知識和道德觀念。王陽明借用“良知"概念並擴大其蘊涵。
在王陽明學說中,“良知"首先是一種先天的道德觀念。他說:良知之學,不明於天下幾百年矣。世之學者,蔽於見聞習染,莫知天理之在吾心,而無假於外也,皆捨近求遠,捨易求難。••••嗚呼!可哀也已。(《祭圈子助教薛尚哲文》)良知是天理之昭明靈覺處,故良知即天理。(《答歐崇一》)道心者,良知之謂也。(《答陸原靜書》)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見儒子入進自然知惻隱,此便是良知。(《傳習錄》上)
以上諸說,表述有異,思想無殊,都在指明“良知",即“天理",即“道心",即天所賦予我之“四端"。可見,王陽明之所謂“良知",首先是指一種先天的道德觀念、道德意識。
其次,“良知"還是一種辨別是非的標準。王陽明說: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是非只是個好惡。只好惡,就盡了是非。(《傳習錄》下)
爾那一點良知,是爾自家的準則,爾意念著處,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瞞他一些不得。(同上)
在王陽明看來,“良知" “如佛家說心印相似,真是個試金石,指南針",合得的便是,合不得的便非。這種是非標準既是哲學的,又是倫理的;既是認識論的是非標準,又帶有宗教道德標準的色彩。
其三,“良知"又是一種生天生地、造化萬物的宇宙本體。王陽明說: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真是與物無對。(《傳習錄》下)天地萬物,俱在我良知的發用流行中,何嘗又有一物超於良知之外。(同上)
如果單從王陽明這兩段論述來看,“良知"與天地萬物的關係,似是前者產生後者的關係,實際上,王陽明的整個哲學思想早已超出“本源論"的範圍,而是一種“本體論"。因此, 此中之所謂“生天生地",準確地說,其實際含義是“體現"、“顯現",也就是說,天地萬物都是“良知"這一“本體"的“體現"、“顯現"。“良知"之為“本體",在王陽明的著作中有明確的論述,例如他說:良知者,心之本體,即前所謂恆照者也。(《答陸原靜書》)良知只是一個天理自然明覺發見處,只是一個其誠惻怛便是他本體。(《答聶文蔚書》)
這說明,在王陽明的學說中,“良知"是一個比“心"更純粹的絕對本體,它的特點是比"心"精神化,更不受氣稟、物欲之牽蔽,因此,王陽明有時又把“良知"比諸朱熹所說的“天理"、“道心"。他說:“這心之本體,原只是個天理。"(《傳習錄》上)“天理即是良知。"(《傳習錄》下)“道心者,良知之謂也。"(《傳習錄》下)但是,王陽明的“良知"與朱熹所說的“天理"、“道心"又不盡相同,
朱熹把“性"分為“天命之性"、“氣質之性",把“心"分為“人心"、“道心"。王陽明反對這種劃分,認為,性即一也,心即一也,心之本體即性也,“性,一而己,自其形體也謂之天,主宰也謂之帝,流行也謂之命,賦於人也謂之性,主宰身也謂之心"(《傳習錄》上),“心之體,性也。性即理也"(《傳習錄》上)。因此,所謂“性"、“天命之性"、“天理"、“道心"、“良知"等等,在王陽明那裡,是同一東西的不同說怯,都是指宇宙萬物乃至人倫道德的本體。
在此,人們不妨對照一下王陽明的“良知"與禪宗的"心"或者“佛性",二者除了稱謂上不同外,還有什麼區別呢?實際上,王陽明本人 對此直認不諱,而不像以往的理學家“猶抱琵琶半遮面",既偷運佛家理論,又顯得羞羞答答。王陽明說:良知之體皦如明鏡,略無纖翳,妍媸之來,隨物見形。....佛氏曾有是言,未為非也。(《答陸原靜書》)不思善不思惡時,認本來面目,此佛氏為未識本未面目者設此方便。本來面目,即吾聖門所謂良知。(《同上》)
這裡所謂“本來面目"者,亦即禪宗所謂“佛性"。禪宗自“藉教悟宗"的如來禪發展到“教外別傳"的祖師禪再到超佛越祖的分燈禪之後,便強調尋找“自我",注重發現“本來面目"。此“本來面目"從一定意義上說,即是眾生之本體、本原。學佛修行的終極目的,就是為了發現此本體,體證此本體,返歸此本體,與此本體合一,能如此,則可以成聖作佛。王陽明的“良知"說與此很相近:它先把天地萬物、人倫道德之本體付諸“良知",然後指出“良知"人人皆有,愚夫愚婦亦不例外,愚者與聖人的區別僅僅在於能不能致此“良知",能致者則是聖人,不能致者則是凡夫俗子。可見,王陽明的“良知"說與禪宗的佛性理論,不論思想路線,還是具體蘊涵,都沒有什麼根本性的區別,因此,王陽明也承認自家的“良知"即是佛家的“本來面目"。
另外,所謂“不思善不思惡時",是指不加任何作為之本然狀態,而不是指“良知"本身的善與惡。對於“良知"本身的善惡問題,王陽明另有論述。
在讀王陽明著作時,細心的人都可以發現,王陽明對於“良知"善惡問題的說法存在著矛盾。一方面,王陽明的學說曾被他的弟子概括為四句話,曰:“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傳習錄》下)王陽明自己也說:“良知即是未發之中,即是廓然大公,寂然不動之本體。(《傳習錄》中》)既然是未發之中,寂然不動,自然無善惡可言。但是,王陽明又多次指出:“至善者,心之本體,哪有不善?(《傳習錄》下)這就出現了矛盾:良知既是無善無惡的,又是至純至善的。這個矛盾曾引起學生王畿與錢寬的爭論。“汝中(即王畿)曰:此恐未是究竟話頭。若說心體是無善無惡,意亦是無善無惡的意,知亦是無善無惡的知,物亦是無善無惡的物矣。若說意有善惡,畢竟心體還有善惡在。德洪(即錢寬)曰:心體是天命之性,原是無善無惡的,但在人有習心,意念上見有善惡在,格、致、誠、正、修,此正是復那體性的功夫。若原無善惡,功夫亦不消說矣。"(《傳習錄》下)
單從理論上說,王畿的推論較合乎邏輯。因為“意"與“物"等都是由“心之體"衍生的,“心之體"既是無善無惡的,“意"與“物"等自然也是無善無惡的;錢寬卻以“人有習心"來說明意念上有善意惡在,並以此說明修習功夫之必要。據說二人紛爭不已,最後到天泉橋畔請王陽明裁決。王陽明說:二君之見,正好相資為用,不可各執一邊。我這裡接人,原有二種。利根之人,直從本原上悟入。人心本體,原是明瑩無滯的,原是未發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體,即是功夫,人己內外,一齊俱透了。其次不免有習心在,本體受蔽,姑且在意念上實落去為善去惡,功夫熟後,渣滓去得盡時,本體亦明盡了。汝中之見,是我這裡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見,是我這裡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為用,則中人上下,皆可引入於道。若各執一邊,眼前便有失人,使與道體各有未盡。(《傳習錄》下)
這段話,也許有人覺得費解,實際上,學過佛教特別是禪學的人,對這段話可以說一目了然。王陽明這裡所說的“一悟本體,即是功夫",此是專就“悟"而言。“悟"者,認識、把握本體的最根本、最終極的方法也!因為“良知"屬“本體",因此,對此“良知"的把握,“悟"乃是最好的方法,也是最根本的功夫。當然,這只有利根之人才可能做得到。而所謂“其次"者,即主要指“修"。這種“修"也就是除習棄蔽,為善去惡,此猶如神秀所說“時時勤拂拭,莫使惹塵埃",待塵埃棄除淨盡,本體自然明了。實際上,單靠這種漸修的方法,是不可能體證本體的,因此,王陽明強調二者應該相資為用。王陽明的本意也許是說對各種根機的人要用不同的方法,利根者用“悟",鈍根者用“修",實際上,鈍根之“修",如果最後沒有“悟"的跳躍,是不可能達到本體的。這是王陽明這段話的一層意思。
此外,對於這段話中所提出的“良知"本身是善是惡問題,王陽明還有更具體的論述。他以“發用"、“流弊"說,說明何以“心本體"無善無惡,而“意"卻有善有惡。他說:性無定體,•••性之本體原是無善無惡的,發用上也原是可以為善,可以為不善的;其流弊也原是一定善一定惡的。...孟子說性,直從原頭上說來,亦是這個大概如此。荀子性惡之說,是從流弊上說來,也未可盡說他不是,只是見得未精耳。(《傳習錄》中)
此謂從本體上說,“良知"是未發之中,是不受善惡影響的;但是從“發用"上說,心動而產生意念,意念一動,便有了善惡之分。此“源頭"與“流弊"方面看,“源頭"是晶瑩無瑕、完滿至善的,"流弊"則有善有惡。為了讓學生更容易地理解心體、意用及源頭、流弊的相互關係,王陽明還以花草為喻:“天地生意,花草一般,何曾有善惡之分?予欲觀花,則以花為善,以草為惡;如欲用草,復以草為善矣。此等善惡,皆由汝心好惡所生。"(《傳習錄》上)也就是說,心體本來無善惡,善惡純由意念所生,由於意動而為習氣所染蔽,才產生了善惡。
王陽明以上關於“良知無善無惡"、“意念有善有惡"說,關於“不思善不思惡時認本來面目"說,...等等,如果人們對照一下《壇經》的有關說法,無疑有助於認識王學與禪學的相互關係。在《壇經》中載有這樣一件事,當惠明為向慧能求法而趕到大庾嶺時,慧能對惠明說了一句,“惠明於言下大悟",這句話就是“不思善,不思惡,正與麼時,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另外,《壇經》還載有一個曾奉命刺殺慧能未遂後出家的僧,他向慧能請《涅槃經》之“常"、“無常"義時,慧能對他說道:“無常者,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惡諸法也,分別心也。"王陽明關於“良知"、“意念"善惡說等,不但思想與禪學相通,而且許多措詞、表述亦與佛教特別是禪學相類。
標籤:
瀏覽次數:
114
人氣指數:
514
累積鼓勵:
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佛學與儒學22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佛學與儒學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