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9045
 捷客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人生 轉載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軍官‧情人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分手人品 轉載
作者: 捷客 日期: 2015.10.18  天氣:  心情:


這五個民出女子中 我只聽過 張愛玲 蔣碧微 與孟小冬 不曉得陽之華與白薇
前幾天 查了一下 google才知道
楊之華是中國婦運人士,中共早期領袖瞿秋白的第二任妻子
瞿秋白曾兩度擔任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1935年在福建長汀被南京國民政府逮捕並槍決。
白薇是民初作家

同樣是民國女子對於分手的處理方式大為不同。

最重情義的張愛玲

最重情重義的莫過於張愛玲,決定和胡蘭成分手時她給他寫了一封訣別信:“我已經不喜歡你了。你是早已經不喜歡我的了。這次的決心是我經過一年半的長時間考慮的。彼惟時以小吉故(小劫,劫難之隱語)不願增加你的困難。你不要來尋我,即或寫信來我亦是不看的了。”隨信還附了30萬元錢,那是她新寫的劇本《不了情》《太太萬歲》的稿費。到底是張愛玲啊,縱然分手也絕不出惡語。

最激烈的莫過於蔣碧薇

最激烈的莫過於蔣碧薇,她和徐悲鴻曾經是一對佳偶,最後因為離婚鬧到了打官司的份上,作證律師是大名鼎鼎的沈鈞儒。打官司雖不是什麼好事,好在蔣碧薇大獲全勝獲得了一雙兒女的撫養權,並從徐悲鴻那兒得到了100萬的贍養費和100幅畫。

蔣碧薇堪稱是薑喜寶的先驅,心裏相當拎得清,如果沒有很多很多的愛那麼有很多很多的錢也好啊。


最戲劇性的莫過於楊之華

最戲劇性的莫過於楊之華。這要拜她有個好前夫所賜。楊之華在嫁給瞿秋白前是沈劍龍的妻子。她有了婚外情後三個人會面談判,談判的過程很友好結果更奇妙。三人一起在報紙上各發了一則啟事,內容如下:
楊之華沈劍龍啟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們正式脫離戀愛的關係。
瞿秋白楊之華啟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們正式結合戀愛的關係。沈劍龍瞿秋白啟事:自一九二四年十一月十八日起我們正式結合朋友的關係。
這才是真正的“一別兩寬,各生歡喜”。瞿秋白和沈劍龍之後還真的成了至交好友,不知道是由於他太有魅力還是沈劍龍心太大。

最荒唐的是白薇

最荒唐的是白薇。白薇和楊騷之間的情感經歷十分離奇,分分合合持續了近20年,每次分手兩個人還會立下一些奇葩的約定,其中1925年那次的約定最奇葩,楊騷向白薇承諾:等他在新加坡嫖滿100名妓女兩人就複合。更奇葩的是白薇居然答應了,代價是後來她染上了一身的性病。

如此尊嚴掃地,最終還是沒有走向白頭偕老。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完全放棄自尊的愛是沒有好下場的。

手分得最磊落明快、不留一絲餘地的當屬孟小冬。

1933年9月在天津《大公報》第一版上孟小冬連登了三天啟事:“冬當時年歲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聽介紹人主持。名定兼祧,盡人皆知。乃蘭芳含糊其事,於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實踐前言,致名分頓失保障。毅然與蘭芳脫離家庭關係。是我負人﹖抑人負我﹖世間自有公論,不待冬之贅言。”

這樣的分手宣言和孟小冬在舞臺上爽朗豪邁的扮相太相襯了。是我負人,抑人負我?廖廖八字沉鬱頓挫,是那種縱有沉痛也要咬碎了銀牙往肚裏吞的“冬皇”氣派。

見過真人版孟小冬的照片才知道什麼叫做“豔若桃李、冷若冰霜”。在流傳下來的不多幾張照片中這位姑娘一律繃著臉,留著清湯掛麵式的髮型,臉上一絲兒笑容也沒有,氣質清冽,寒星似的一雙眼睛似要看進人的心裏去。她出生于臘月天寒地凍的季節,身上像是也沾染了冬天寒冷的氣息。


梅蘭芳和孟小冬的故事是典型的“游龍戲鳳”

她出生於梨園世家,5歲學藝,7歲登臺,14歲的時候就在上海大世界登臺並且成為十分有影響力的角兒。扮相、作派極帥氣根本看不出少女模樣,聲音也沒有一點尖窄雌音天生唱老生的料。
  
認識梅蘭芳時她還只有18歲,已經是須生之皇,而他則是更為著名的旦角之王。1925年孟小冬和梅蘭芳在舞臺上相遇了。他們共演的那一出《游龍戲鳳》至今仍然是梨園佳話。在臺上孟小冬扮演的是微服私巡的正德皇帝,梅蘭芳則扮演天真活潑的李鳳姐。真正是顛鸞倒鳳、陰陽顛倒。他們又一同出演了《四郎探母》、《二進宮》,每一出都是戲逢對手十分叫座。

18歲的孟小冬在32歲的大名角梅蘭芳面前並不膽怯,演來落落大方非常瀟灑,台下不斷地拍手叫好。許多梅迷和孟迷更是希望二人能就此假戲真做成就一段傳奇姻緣。戲臺上的兩個人也弄假成真因戲生情。
 
當時梅蘭芳家中已有兩房妻子,分別是元配王明華和續娶的福芝芳。以孟小冬之心高氣傲只怕難以接受,好在媒人解釋說王明華重病在醫院實際上只有一房夫人,而小冬過去也是兩頭大不算偏房。

福芝芳是個厲害角色死活不肯讓孟小冬進門。梅蘭芳無奈之下只好在外面找了一處四合院與孟小冬住起名為綴玉軒。照這個情形看起來孟小冬嫁過去實際上還是側室,而且是不能登堂入室只能在外面金屋藏嬌的側室。
以小冬之聰敏如何察覺不到媒人說辭中的漏洞呢?我寧願相信她只是當時已對梅蘭芳情根深種不願意去計較名分罷了。有句詩說“薄命憐卿甘作妾”,事實上如果甘心做人的妾那一定是因為很愛很愛這個人,求仁得仁,談不上薄命。
梅蘭芳的母親去世,孟小冬披麻戴孝來到梅府弔孝。福芝芳叫人攔在門口聲稱:“這個門兒她就是不能進,我有兩個孩子,肚子裏還有一個,我拿這三個孩子跟她拼了!”

孟小冬站在門口孤立無援,所有人都等著看她笑話呢。這時她唯一能指望上的就是梅蘭芳呢,而她的梅郎呢,走了出來柔聲勸她先回去。他還是那樣溫柔,可她總算看出來了他和那些所謂梅黨一樣,心裏早已做出棄孟留福的決定,他根本保護不了她或者不想保護她。

你既無心我便休。

受此大辱之後驕傲如孟小冬痛定思痛,毅然決定和梅蘭芳分手。我想和梅黨的閒言閒語以及福芝芳的侮辱相比,她最不能忍的還是梅蘭芳那種退縮冷淡的態度吧。

都說戲如人生,其實人生何嘗不如戲。在舞臺上掛髯口演慣了須生的女子,身上也沾染了男兒的殺伐決斷之氣。而常年的女扮男裝也會讓錚錚漢子變得陰柔。孟小冬和梅蘭芳最後走向決裂外因固然重要,內因卻是因為性別倒置帶來的角色錯位。

她在報紙上連發了三天啟事單方面宣佈決裂。之後據說梅蘭芳雨夜登門曾來要求複合,孟小冬始終沒有開門。她就是這樣的,愛一個人時能夠放低身段去做他的妾,但如果她發現對方給不了她想要的愛時也能決然抽身而退。

愛情不在了至少還有尊嚴。

孟小冬傲然離開梅蘭芳後曾經大病一場,甚至一度皈依佛門。可想而知當時她有多心痛,如此心痛還是決意放手,這樣的女子把自己的尊嚴看得比性命還要重要啊。

分手時她曾對梅蘭芳放過狠話:“我不要你的錢。我今後要麼不唱戲再唱戲不會比你差;今後要麼不嫁人再嫁人也絕不會比你差。”

她的確都做到了。和梅蘭芳分開五年之後孟小冬拜余叔岩為師,從頭開始學習譚、余派老生藝術真髓,重出江湖後即博得滿堂彩,“冬皇”之名由此更盛。她雖然演出不多,五年間只有30餘場,但總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被同業尊為須生楷模。

1947年她在上海出演《搜孤救孤》時全國的京劇名老生前往觀摩,著名須生馬連良和香港《大成》雜誌主編沈葦窗竟然擠在一個凳子上看了一出戲,沒有買到戲票的戲迷都在家聆聽話匣子的實況轉播。據著名科學家王選回憶那兩天晚上的上海灘真可謂萬眾空巷。

她再嫁的那個男人,論名聲論地位,確實也不在梅蘭芳之下,他就是上海灘赫赫有名的青幫頭目杜月笙。

杜月笙號稱“天下第一戲迷”,家中的四房姨太太都是唱戲出身。少年時代的孟小冬在上海大世界是紅角兒的時候杜月笙就看上了孟小冬,只是沒有想到半路殺出個梅蘭芳來。

1937年上海黃金大戲院舉行開幕典禮,杜月笙特意請來孟小冬剪綵,醉翁之意當然不在剪綵之上。後經小冬的師妹也是杜月笙的四姨太姚玉蘭撮合兩人走在了一起。相傳杜月笙曾向孟小冬表白說:“自打第一次見到你後我一直思念你,還發過誓這一輩子要是不把你拉進我的懷抱我就不是人。”這話有點像韋小寶誓取阿珂的那番說辭。

孟小冬被打動了。杜月笙對孟小冬也稱得上有情有義。1949年上海解放前夕孟小冬隨杜一家遷居香港,臨走之前淡淡地說:“我跟著去算丫頭呢還是算女朋友呀。”為了她這句話赴港後杜月笙不顧家人的阻撓堅持要與孟小冬補行一次婚禮。當時的杜月笙已經63歲,形銷骨立,面容枯槁渾身是病,孟小冬也已是42歲。

杜月笙去世之前把自己的遺產做了分配,分在孟的名下兩萬美元。她不再登臺唱戲靠著這兩萬美元在臺灣度過了最後的歲月。

解放後梅蘭芳曾在友人陪同下到香港看已跟了杜月笙的孟小冬,兩人相見只不過是普通的寒暄,再沒有多餘的話。

梅蘭芳自然不知道孟小冬的房間裏只擺兩個人的照片,一個是恩師余師岩,另一個則是他梅蘭芳。

我心裏有過你,如此而已,僅此而已。
標籤:
瀏覽次數:205    人氣指數:2985    累積鼓勵:13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人生 轉載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軍官‧情人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