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53,087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1385763
KAO老鬼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台灣歷史-史前時代─16世紀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台灣歷史年表-18世紀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台灣歷史年表-17世紀
作者:
KAO老鬼
日期: 2014.11.05 天氣:
心情:
1602年:日本倭寇以「東番」(台灣)為巢穴,明朝政府派沈有容討伐。
1604年:
7月12日荷蘭人韋麻郎率大船三艘開入澎湖,當時澎湖無兵駐守,即登陸,半商半軍,在娘媽宮(現今馬公)開洋貨攤。
10月25日明朝朝廷派浯嶼都司沈有容諭退韋麻郎,有石碑記錄之,現存於天后宮內。
1609年:
荷蘭商船至澎湖,適逢澎湖汛兵戍守期,無法登陸而離去。
德川家康任命有馬晴信到台灣催促納貢。
1616年:德川家康任命長崎代官村山等安率兵至台灣。
1621年:顏思齊率鄭芝龍等26人在北港登岸。
1622年:7月1日晨荷將雷爾生率艦12艘、兵1024人侵入媽宮港,當時澎湖汛兵已撤離,即在風櫃尾登陸,居民數千人抵抗,被殺3餘人。荷軍佔據澎湖後為長期防備,役民搬石築城,除建造紅毛城,並在風櫃尾、金龜頭、時裡、四角嶼、漁翁島建築炮臺以守海道,其後荷艦出入海洋,對南北海運商旅影響至鉅。荷屬東印度公司(the Dutch East India Company)佔領了澎湖,以之作為東亞貿易的轉口基地。
1623年:荷蘭人於大員(今台南安平)築木柵城。
1624年:
明朝福建巡撫南居易奏准攻澎湖荷蘭人,擒高文律12人,驅荷大勝後南居易於暗澳(今文澳)築天啟城,設游擊一,把總二,統兵三千,建炮台以守。
荷蘭人和明朝官方達成協議,同意把設置於澎湖的要塞和砲台毀壞,而於1624年轉移至台灣島,明朝則不干涉荷蘭對台灣的佔領。荷蘭人佔台以後,在「一鯤身」(今台南安平)逐起了「熱蘭遮城」(Zeelandia),以此作為統治台灣的中心。
1626年:西班牙人佔領了台灣北部的雞籠(今基隆),並於社寮島(今和平島)築城而稱之為「聖救主(San Salvador)」。
1627年:台灣史上的第一個傳教士──荷蘭籍的Georgius Candidius──抵達台灣進行傳教工作。
1628年:
西班牙人佔滬尾(今淡水),並建「聖多明哥城」(Fort San Domingo,今紅毛城原址)。
日本人濱田彌兵衛俘荷蘭台灣長官彼得·奴易茲,即所謂的「濱田彌兵衛事件」。
1632年:西班牙人溯淡水河進入臺北;西班牙人佔蛤仔難沿岸,稱Santa Catarina。
1639年:由於德川幕府的鎖國政策,日本、台灣間貿易中斷。
1642年:荷蘭人奪取「聖多明哥城」,將西班牙人趕離台灣。
1644年:荷蘭軍隊進攻北台灣的凱達格蘭族,事成後南下進攻大肚王國。
1645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派Pieter Boong上尉率兵偕商務員北上,再度進攻大肚王國,征服台南至淡水間剩餘的各村社,並毀13個村社,大肚王與東印度公司簽約,表示臣服,依約定要參加南部地方會議,同年牛罵社、沙轆社與Deredonsel社獨立。
1648年:大肚王甘仔轄·阿拉米(Camachat Aslamie)駕崩,由其外甥甘仔轄·馬洛(Camacht Maloe)獲選為繼任人選。
1649年:荷蘭人購120頭牛來台,牛於是成為台灣耕種與交通工具。
1652年:以郭懷一為領袖的漢族移民對台灣的荷蘭人政府展開大規模的反抗事件,不幸失敗,約6000漢人被荷人所殺害,史稱「郭懷一事件」。
1653年:荷蘭人加強普羅民遮城(Provintia,今赤崁樓)工事
1661年(大明永曆15年):
鄭成功攻台,立台灣為東都,赤崁為承天府,置天興、萬年二縣。
鄭成功軍隊與大肚王國發生衝突,鄭軍高凌被殺;鄭成功令楊祖征之,楊祖中標槍死;鄭成功派黃安、陳瑞進攻,誘殺大肚王阿德·狗讓,戰火遍及大肚社以及至Taurinap諸村。
1662年(大明永曆16年):鄭成功正式攻下熱蘭遮城,荷蘭人投降。鄭成功歿,其弟鄭世襲自立,其子鄭經在思明即位,不久入東都。
1664年(大明永曆18年):
鄭經改東都為東寧,天興、萬年改為州,形成獨立王國。荷蘭人重新佔領雞籠,並重整舊城。(1667年退出)
鄭經派劉國軒前往半線屯田,威脅到大肚王國。
1666年(大明永曆20年):鄭經接受名臣陳永華的建議,在寧南坊(在今-台南市}-南門路)興建孔廟;又仿明制,三年科考一次。
1670年(大明永曆24年):
鄭經與英國人簽訂通商條款。
發生劉國軒屠村事件。
1673年(大明永曆27年):沈光文設私塾教育平埔族人。
1674年(大明永曆28年):清朝發生「三藩之亂」,鄭經乘機從海上出兵,但失敗。
1680年(大明永曆34年):鄭經撤出廈門,完全退守台灣。
1681年(大明永曆35年):鄭經歿,鄭克塽繼位。
1683年(大明永曆37年,大清康熙22年):
施琅率清軍攻台灣,鄭克塽投降,延平王國滅亡(農曆八月十八日)。
1684年(大清康熙23年):
施琅上呈「台灣棄留疏」,反對放棄台灣(大清康熙22年12月22日)。
延遲了8個月之久的台灣歸屬問題終於定案,決定將台灣納入清朝版圖(農曆四月十四日),成為福建省台灣府,下設台灣、諸羅、鳳山三縣。有人認為此時台灣並非全島都納入版圖,而僅將漢人已開發之地納入而已。
清朝依施琅之議,即時公佈「台灣編查流寓則例」,其內容含有嚴格規定台灣居民及漢人渡台三禁令。
1686年(大清康熙25年):
清朝下令「台灣駐防兵丁,三年之中陸續更換」,此即所謂的「班兵」。
客家人至下淡水平原(今屏東)開墾。
墾首施東之子施世榜,利用濁水溪的河水,從該年開始建設,一直到34年後,才築成大埤圳,灌溉了半線地區8個村莊,共100小庄,約19000餘甲的田園,稱為「八堡圳」又稱「施厝圳」。
1693年(大清康熙32年):清朝商人陳文、林侃因船遇風暴飄至岐萊(今花蓮),居留經年,為漢人首次至花東地區。
1694年(大清康熙33年):高拱乾完成《臺灣府志》。
1695年(大清康熙34年):徐懷祖完成《臺灣隨筆》。
1696年(大清康熙35年):新港人吳球反清。
1698年(大清康熙37年):郁永河完成《裨海紀遊》。
標籤:
國語流行
歷史文化
瀏覽次數:
94
人氣指數:
494
累積鼓勵:
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台灣歷史-史前時代─16世紀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台灣歷史年表-18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