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念:低血壓係指血壓低於90/60毫米汞柱。而低血壓可分為原發性低血壓、體位性低血壓及症狀性低血壓。原發性低血壓常見於體質虛弱,有家族遺傅傾向尤以女性為最。而體位性低血壓又稱為直立性低血壓,由於病人由臥姿、蹲位或坐姿突然站立時會引起血壓下降而眩暈、眼前發黑、臉色蒼白、冒冷汗,更甚者暈倒。而症狀性低血壓包括:腦下垂體機能障礙的西蒙生氏病、甲狀腺機能降低的黏液水腫、引起副腎機能降低的阿吉森氏病及內分泌疾病、脊髓空洞症、、等所引起。
二、症狀:容易感到疲勞、頭重、頭昏、頭痛、目眩、耳鳴、失眠、站立昏眩、頭重腳輕、肩膀酸痛僵硬、四肢無力易冰冷、虛脫感、臉色蒼白、冒冷汗、胸悶、心悸、發音含糊、健忘。
三、病因
西醫觀點:
1.遺傳,一般有低血壓家族史傾向,尤以女性為多。
2.新陳代謝降低。
3.冷症等血行不良。
4.內臟下垂的無力體質。
5.出血過多。
中醫觀點:本病在中醫並沒有「低血壓」這個病名,屬於中醫學「厥證」、「勞虛」、「暈眩」的範疇。中醫認為發病機理為體質虛弱,勞倦內傷,憂思過慮,操勞過度,則氣虛陽虛,應以調理氣機、益氣補陽為主。
本病常見之証候與類型如下:
類 型
|
全 身 症 狀
|
1. 氣陰兩虛
|
頭暈目眩,喉嚨乾燥,心煩躁,氣短,疲勞倦怠,四肢無力發冷,便秘,脈虛。
|
2.腎陰陽兩虛
|
頭暈目眩,耳鳴耳聾,口乾,記憶力減退,腰酸腿軟、精神疲乏。
|
3. 脾腎兩虧
|
心悸不安,腹脹不喜食,便溏,四肢冷軟無力,胸悶少氣,少氣懶言。
|
4.清陽不升
|
四肢無力冰冷,眩暈,心悸。
|
四、中醫治療:
類 型
|
治 法
|
方 藥
|
1.氣陰兩虛
|
養陰生津,益氣養陰
|
生脈飲或炙甘草湯
|
2.腎陰陽兩虛
|
大補精髓,滋陰補陽
|
龜鹿二仙膠或左歸丸和右歸丸合方
|
3.清陽不升
|
溫陽升運,養血通脈
|
桂枝甘附湯或當歸四逆湯
|
4. 脾腎兩虧
|
補中益氣、血陽舉陷
|
補中益氣湯或參苓白朮散
|
五、飲食宜忌
1. 忌食辛辣之食物。
2. 忌食生冷食物,尤其冰品盡量少食。
六、中醫食療
1. 鹿茸燉母雞:母雞1隻,鹿茸8克,鹽、薑片、蔥段、酒適量,母雞切塊燙過,加入鹽、薑片、蔥段及適量的水煮熟,加入鹿茸片再煮30分鐘,加酒調味即可。陽亢陰虛者忌食(白天手腳冰冷者)。
2. 鹿茸蛋:鹿茸粉0.3克,雞蛋一個。將鹿茸粉放入雞蛋內蒸熟食用。每天早晨起床即服一個鹿茸蛋,連服15~20天。陽亢陰虛者忌食(白天手腳冰冷者)。
3. 白木耳燉肉:白木耳15克(白木耳浸泡一夜,泡發後用),瘦豬肉50克,紅棗10枚,加水同燉,熟後飲服。
4. 銀耳雞湯:銀耳15克,雞一隻,酒、鹽、味精適量。先將雞洗淨剁塊燙過,加入銀耳、酒、鹽、味精,加水同煮,以文火燉一小時半即可食用。
5. 當歸黃魚湯:當歸1錢、黃杞1錢、黨參1錢、天麻2錢,黃魚一尾,鹽、薑、酒適量,共煮魚湯,熟即可食。
6. 山藥紫米粥:山藥100克,紫糯米1/3杯,紅糖少許,將山藥去皮切塊,紫糯米洗淨共熬煮成粥,熟時加入紅糖,可當點心食用。
七、日常生活之保健
1. 做適運動以增強體質。
2.保持心情愉快,不生氣,避免過於勞累。
3.要起床或站立時,應緩緩換姿,不可突然站立。